《好东西》和《山花烂漫时》观后感
《好东西》和《山花烂漫时》观后感
你好哇,我是小青。昨晚看了电影《好东西》,还没等到小动物的影评,我先写点观后感,抛砖引玉吧。电影海报后面全是剧透,介意的朋友可以关上了。祝你幸福!
小叶为什么逆来顺受,把攻击性朝向自己?因为她是一个来自地狱的幸存者。她天真烂漫、逆来顺受、容易感动,不是因为卑微,而是因为傲慢。她从小看不起这个粗制滥造的世界,这个连好孩子都保护不了的、易碎的世界,用自己的善意包容了它。小叶就像在哄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她主动降低交互难度,屈就世界,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铁梅对她说,这世上总得有人和她说声抱歉,小叶听到时眼含热泪,我觉得不是因为自怜,而是因为惊喜,喜极而泣——她原本已经对这个不上档次的世界不抱希望了,没想到它还有这两下子。
小叶是一个不被看见的人,却像一枚棱镜,透明的阳光穿过透明的她,荡漾成七色彩虹。那些迟钝、麻木、瑟缩、催促、苛责、喧嚣人们抬起头,安静去看每一束光不同的色彩。
小叶的浪漫,不是画家大笔挥就,不是将军大刀阔斧;她的浪漫不在于天马行空的幻想,更不是遥不可及的承诺,而是眼科手术般的精准和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她的浪漫让一切尘埃落定,让蒙尘的心灵重新澄澈起来。于是,我们得以跟随小孩儿,透过单亲妈妈暴躁和回避的表象,终于看见听见了在厨房的三餐四季中上蹿下跳的那个铁梅,那果壳里的暴风骤雨、恐龙与熊猫,如铁马冰河般清晰入梦。
小叶有一颗水晶般的心,她指月的手,指向的从来是月亮,而不是随随便便指向虚空。她从未迷失方向,迷失的反倒是精致华丽的胡医生。胡医生说自己下决心断掉了五六个纠缠不清的暧昧对象,决定认真和小叶一个人发展感情。铁梅一听就生气,哄他走;小叶却留下他,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结果他解释说,他这么做是因为,他确信小叶是为他才尝试自杀的。小叶看他的表情,仿佛在看一个傻子哈哈哈哈。
性情、容貌、门第、学历的差异,或许都可以设法弥合,或是彼此互补,但是信仰的南辕北辙却是无解的。小叶是护生者,她半闭着眼睛与他游戏一场,他却盲目到以为生命最高的价值是献祭,甚至妄想他自己值得别人以死祭奠。而他最讽刺的设定是:这么瞎的一个人,居然还是个眼科医生。那么好说话的小叶怎么突然不好说话了?因为小叶不管怎么受伤也愿意谈恋爱的原因是“男人还是很好玩的”,眼前这个胡医生不“好玩”了。你想和他玩,他想看你死,还怎么玩呀。
与铁梅和小孩儿的相逢,让小叶开始对这个世界高看一眼。她开始提要求,开始计较,开始期待自己的呢喃和付出能得到回应。铁梅是英雄,小叶是诗人。当她们相爱的时候,小叶开始敢对世界用力,而铁梅找回了自己的柔软之心。她俩在胡医生面前假装 lesbian couple 作势吵架那一段我太喜欢了。两人忍着笑,和对方说出憋了很久的心里话,借假修真地彼此碰撞。这场架啊,吵得真动人。
当铁梅和小孩儿透过小叶澄澈的眼睛看到互相彼此的时候,她们怀着欣赏和感恩看见了小叶,于是小叶在爱里看见了自己。
你好哇,我是小青。因为喜欢电影《好东西》,我又看了宋佳去年的另一部作品电视剧《山花烂漫时》,这两部作品豆瓣评分都破 9。
先聊点演员八卦吧。在某次颁奖典礼上,海清发言代表中年女演员说她们这个群体挺不容易的,呼吁行业能别只关注年轻女演员,也给中年女演员多一些机会,还点名开玩笑说宋佳为了装年轻,非逼着大家叫她“小花”。同台的宋佳听了就不太高兴,保持微笑说这只代表海清一个人的观点,然后率先离开了舞台。在之后的一个采访中,宋佳说:“在我心中,给予我力量的是表演这件事。我并不想用坚持来形容它,因为一提坚持好像就很辛苦。当你足够热爱一件事时,你就不辛苦了。”
在电视剧《山花烂漫时》之前,2023 年还有另一部关于张桂梅老师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刚好就是海清主演。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从 B 站的电影切片和海清的演后访谈来看,海清重点诠释的是张老师的“孤独”,甚至演出了一种道德高地上,孤高无助的凛冽感。从网上口碑来说,宋佳饰演的张老师远远比海清饰演的更加精彩、可信可爱。
我觉得,这恰好体现了演员人生观对角色解读的影响。海清的张桂梅自带疏离感,似乎暗合了海清对中年女演员困境的个人理解;而宋佳的张桂梅则充满烟火气和韧性,更贴近她所说的“热爱让人不觉得辛苦”。两种诠释,不仅塑造了不同的张桂梅,也折射了她们各自对表演和事业的态度。
宋佳饰演的张桂梅老师之所以可信可爱,因为她不是一个抽象的苦行僧、孤勇者,而是个真实、复杂的人:她朴素而爱美、幽默乃至狡猾,甚至不管是向上管理还是向下管理,都颇有点儿手段。就是这样的性格,她才能以凡人之身,完成非凡之事。因为她博大、温柔而坚定,所以能视情形和对手的状况而灵活地选择以情动之、以理服之、以利诱之、以势导之。
苦大仇深、与全世界为敌的孤勇者,只能在空洞、刻薄的孤独中感动自己,于是言语僵硬、动作变形,是不可能走这么远的。如果你做的这一项事业真的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你连命都搭进去了,居然这都只能感动自己,还让与你打交道的人们都感觉别扭、受伤、提不起兴致,那肯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就像张老师对年轻教师们说的,如果咱们这个高中让孩子免费上学免费吃住,孩子都要退学,那老师不能怪孩子上课不好好听,而应该反思自己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用知识和爱心吸引学生,留住学生。你想让人间冬去春来、山花烂漫,你得是个愿意乐乐呵呵走进丛中,爱笑的人。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地办一所学校,和当好一名老师,要求的技能组合是完全不一样的。办学校最大的现实问题是缺钱,赊着账还要催乙方进度、还没出成绩出名就要出去找民企老板募资、开不出奖金还要招好老师留人才——这些对脸皮厚度要求极高的事情,要有怎么样的心理素质才能做到?什么人能做到足够厚脸皮?张老师的脸皮是怎么厚起来的?乞讨被拒一千次之后,从哪里找到内心动力去笑着期待第一千零一次结果会不同?
张老师是一个敏感的理想主义者,只有这样才能给那么多女孩子当好“妈妈”,为青春期的女孩们重塑三观、再造人生。对敏感的理想主义者来说,厚脸皮是没办法通过“坚持坚持”做到的,“坚持”不是这种人的强项。那些山村贫困家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能够共情这么多不同家境的女孩,发愿逆天改命、解女孩于倒悬,显然她就不是一个能靠强力或麻木忍耐痛苦的人。痛苦发生在别人身上她都感同身受,在自己身上岂不是更加直观?一个敏感的理想主义者,如何千千万万次说服自己呢?
首先,她必须得是一个内心积累了很多快乐和舒服的人,是一个非常善于哄自己开心、逗他人发笑的人。她不可能是一个攒着一肚子悲情委屈消化不了、积压多年无处发泄的人,更不能是一个随时随地忍不了了就迁怒于更辛苦脆弱的学生、伙伴身上的人。
张桂梅老师对大山里困住的、一代代走不出去的女孩子深切同情,没有人比她更理解男权社会对这些女孩命运的不公安排;但是能把这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办好,她内心不可能是一个苦大仇深的老寡妇。她与亡夫是真心相爱过,关于青春和爱情的美好回忆是她的精神宝库。
她和身边的人建立了真实的亲密关系,负面情绪来了,她身边总有能支持她的同事战友、朋友(甚至包括领导)、孩子、乡亲。连我都嫉妒,张老师每到情绪崩溃的节点上,方阿姨这个最佳闺蜜就及时外挂上线。这部剧编剧的一大出彩之处,就是每集都出事儿,而这些事儿都是张老师与身边人共同化解的,每一次冲突和危机,都让人与人之间的联接更加真实丰富,让人物更加立体。如果你这条小溪注定奔流入海,就一定会与别的溪流、河川、湖泊汇集,否则你流着流着就蒸干了。
在这个意义上,我能理解她战略上的共产主义信仰,甚至理解她通过让学生唱红歌、看革命电影来激励她们。而与此同时,也当然能理解她会拿出自己获奖的奖金大几千块,给山区的女高中生们买奶茶,让她们有更高的配得感,在吃喝上见世面。用毛尖老师的话说,张桂梅老师是“最好意义上的保守主义”。
这种保守主义,像妈妈织毛衣一样,把本乡本土所根植的各种文化土壤柔软地编织在一起,又不为其中任何一种孤兀的“主义”所桎梏。我仍记得现实中的张老师有一次被骂上热搜,是因为她厉言反对女中学生大学毕业后做家庭主妇,被一些人认为蔑视家庭主妇、背叛女权主义。我认为张老师是一个很有能量的,能把她所处的环境有机地调动起来的,不可能被某一种抽象的、脑子里的主义框死的人。她的能量和行动力,就来自于赤诚、真实、直接。
因为她碰巧是生长在二十世纪中国东北女人,碰巧工作在偏远贫穷的云南山区,所以她体现为“党的女儿”。如果她碰巧是十九世纪受过高等教育的英国贵族独立女性,她就是南丁格尔那样的基督教疑信派。这种保守,翻译到佛家是“慈悲护生”,到儒家是“仁者爱人”,到基督教就是“带来生命的丰盛”(《约翰福音》:“I have come that they may have life, and have it to the full.” )。
在这种意义上,我能认可张桂梅教孩子们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宏大叙事里的比喻并不总是正义的,甚至常常都不是;但张桂梅确实护女孩周全,给她们创造机会,让她们能去追求生命的丰盛。这部电视剧甚至让一连十多年拒看春晚的我,心里软软的,与童年在被窝里学会的几十上百首并不适合给小朋友催眠的红歌也稍稍和解了。
听片尾宋佳唱的《红梅赞》的时候,我挺喜欢的:“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让我联想到《红楼梦》里,冰天雪地,薛家小妹身披凫靥裘,站在雪中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贾母见了喜笑颜开。白雪红梅,钟灵毓秀的女孩子,是贾母这样的大母神(欧丽娟老师语)最喜欢的景致。毕竟,去掉了凌霜傲雪的女孩子和红梅花,这洋洋大观、如诗如画的琉璃世界,就只剩下“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
再聊回明星八卦,我最早对宋佳、“小花”这个名字有印象,是因为我若干年前从《大内密谈》播客里听到火星乐队的主唱黄少峰说宋佳是他女朋友。众所周知,黄少峰喝醉酒那集播客节目,是我十五年中文播客收听史上,最喜欢的一集。我爱屋及乌地觉得能和黄少好的姑娘,必有能打动我的人格魅力。看了《好东西》,尤其看了《山花烂漫时》,觉得我们黄少眼光确实一点儿没错。
最后问一个与以上内容毫无关联的实际问题:宋佳嘴边的木偶纹在演张老师的时候特别深、贴合角色身份年龄,平时作为女明星大美女的时候就几乎看不出来。这是怎么想有就有、想没就没,化妆师怎么做到的?
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喜欢请点赞评论打赏,你的鼓励对我很重要。 💚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转发给一位你喜欢的朋友,也许能让这个家伙感受到一些友好的陪伴。祝你幸福!